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无纺布设备工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基本工艺的过滤装置。
目前的无纺布设备工艺流程主要是吸料机→螺杆→过滤器→计量泵→箱体→拉伸器→成网机→热扎机→卷扎机→分切机,欲保证无纺布生产中物料洁净,方法之一是使用过滤系统。
在无纺布生产的基本工艺中,切片经过混合和喂料后,进入挤出机,再经过滤器,以熔体状态进入熔体泵。
通常,过滤器中装有过滤网等部件,以将熔体中的杂质挡住,避免进入下游设备。因此,进入下游设备之前的过滤器应该尽可能多的除去熔体中的杂质,以增加过滤装置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但是目前过滤装置过滤层设计单一,拆卸不方便。
针对现存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基本工艺的过滤装置,解决了目前过滤装置过滤层设计单一,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基本工艺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本体,所述过滤装置本体外侧壁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过滤装置本体内设有分料器与过滤器,所述进料管通过进料口与所述分料器连通,所述分料器与所述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立体双层过滤层、过滤膜层、过滤板层、过滤底层,且相邻两滤层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器底端设有两个出料支管,所述出料支管并联连接有出料主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外侧壁环绕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下端延伸至过滤装置本体外并连接加热源。
优选的,所述立体双层过滤层包括软硅胶支架,所述软硅胶支架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布。
优选的,所述过滤膜层为四层的聚氯乙烯微孔膜,所述聚氯乙烯微孔膜的滤孔从上往下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层包括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填充有颗粒状碳纤维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基本工艺的过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过滤器拆卸方便,过滤效果好,过滤器设置的多个过滤层,在熔体进入下游设备之前尽可能的除去熔体中的杂质,能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增强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2.加热管对熔体加热,防止局部低温而导致熔体凝固。散热孔全方位向过滤器吹热风,保证过滤器整体受热均匀,不会出现局部低温而导致熔体局部凝固,避免堵塞。
3.立体双层过滤层中采用的过滤无纺布为涤纶滤布,涤纶类纤维材质耐温一般都在130---150℃,耐热性非常好,适用于熔体过滤。过滤膜层为四层的聚氯乙烯微孔膜,聚氯乙烯微孔膜的滤孔依次减小,过滤效果更好,过滤更充分,能够大范围的使用在工艺设备上的过滤。
4.颗粒状碳纤维球增大过滤面积,过滤效果更好。烧结金属网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整体刚性结构,材料的孔隙大小、渗透性能和强度特性做到合理的匹配与设计,提高了过滤精度。利用分料器内部的拱形状的扩散腔对熔体进行扩张,降低压力,减小对过滤器的冲击,提高过滤器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同时有利于熔体混合,提高均匀性。
其中1-过滤装置本体、11-进料口、2-进料管、3-分料器、4-过滤器、41-加热管、411-散热孔、5-立体双层过滤层、51-软硅胶支架、6-过滤膜层、7-过滤板层、71-第一过滤网、72-第二过滤网、73-颗粒状碳纤维球、8-过滤底层、9-出料支管、10-出料主管。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仅为了示例说明,不是对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来进行限制,任何技术特征均可以跨实施例做到合理的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基本工艺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本体1,过滤装置本体1外侧壁顶端设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上安装有进料管2,过滤装置本体1内设有分料器3与过滤器4,进料管2通过进料口11与分料器3连通,分料器3与过滤器4连通,过滤器4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立体双层过滤层5、过滤膜层6、过滤板层7、过滤底层8,且相邻两滤层之间可拆卸连接,过滤器4底端设有两个出料支管9,出料支管9并联连接有出料主管10。
熔体从进料管2进入到分料器3内,然后依次通过过滤器4中的立体双层过滤层5、过滤膜层6、过滤板层7、过滤底层8进行多次过滤,最后从出料支管9缓慢的流入出料主管10,最后流入下游设备。本实用新型过滤器拆卸方便,过滤效果好,过滤器4设置的多个过滤层,在熔体进入下游设备之前尽可能的除去熔体中的杂质,能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增强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过滤器4的外侧壁环绕有加热管41,加热管41的下端延伸至过滤装置本体1外并连接加热源。
散热孔411全方位向过滤器4吹热风,保证过滤器4整体受热均匀,不会出现局部低温而导致熔体局部凝固,避免堵塞。
本实施例中,立体双层过滤层5包括软硅胶支架51,软硅胶支架51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布。
立体双层过滤层5中采用的过滤无纺布为涤纶滤布,涤纶类纤维材质耐温一般都在130---150℃,耐热性非常好,适用于熔体过滤。
本实施例中,过滤膜层6为四层的聚氯乙烯微孔膜,聚氯乙烯微孔膜的滤孔从上往下依次减小。
过滤膜层6为四层的聚氯乙烯微孔膜,聚氯乙烯微孔膜的滤孔依次减小,过滤效果更好,过滤更充分,能够大范围的使用在工艺设备上的过滤。
本实施例中,过滤板层7包括第一过滤网71与第二过滤网72,第一过滤网71与第二过滤网72之间填充有颗粒状碳纤维球73。
烧结金属网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整体刚性结构,材料的孔隙大小、渗透性能和强度特性做到合理的匹配与设计,提高了过滤精度。
利用分料器3内部的拱形状的扩散腔对熔体进行扩张,降低压力,减小对过滤器的冲击,提高过滤器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同时有利于熔体混合,提高均匀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