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在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口罩生产车间,工人全力生产医用外科口罩。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新冠肺炎疫情刚发生时,中国的口罩也十分紧缺。库存不足、停工停产、交通阻断、产业链不畅,令口罩供应雪上加霜。而短短一个月后,截至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是常规产能的5倍多,日产量达到1.16亿只。与2月1日相比,日产能、日产量分别上涨5.2倍、12倍。其中,医用N95口罩日产能、日产量分别达到196万只、166万只,有效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此前有分析认为,全国每天口罩需求约在1.5亿个,也就是说,现在的产量已经接近满足全国口罩需求。
伍连德发明并推广中国第一只口罩时一定没想到,一百多年后,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全球50%,2019年生产50亿只,居世界第一。数字背后,依靠的是中国所拥有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快速生产能力。根据联合国产业分类,现代工业体系总共可大致分为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换句话说,除了极少数尖端产品,其他工业产品,我们都能自己制造。
这种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既能够保证自给自足,也可以做优做强,对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都很重要。如果较多原材料、零部件依赖进口,不仅影响效率,关键时刻还会受制于人,基本供给都将难以保障。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口罩需求为例,据法国新闻媒体报道,美国的口罩生产商几乎将全部工厂迁到中国,其国内所需90%的口罩都从中国进口。即使具备相当的制造能力,相关原材料同样需要中国市场供应,美国本土就没有生产相关材料的企业。如果只靠美国自身产能满足口罩生产需求,会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虽疫情发展,情况可能会变得更严重。
一只口罩看似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同样拥有复杂精巧的产业链。如果把口罩产业比作一棵小树,其成长状态不仅取决于枝叶是否繁茂,更重要的是其根植土壤是否足够肥沃。中国能够在短期实现口罩供应有保障,背后靠的是强大的工业生产水平和制造能力支撑。
普通的医用口罩是由纺粘无纺布层、熔喷无纺布层、耳带线、鼻梁金属条等部件组装而成,根据不一样的种类还需添加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看起来普通的几个构件,实际上涉及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电子等基础工业门类。如果加上相关生产设备,则又会涉及材料加工、机械制造、电气控制、气动元件、超声波压焊、自动包装、杀菌消毒等领域,这是另一个更加繁杂的世界。小小口罩,牵动着数十条大大小小的产业链,是诸多工业门类集团作战、供应链集成融合、科学技术不停地改进革新出来的产物。
表面上看,口罩生产并不复杂,但从原材料到成品,实际上却是技术向各领域渗透交织的结果。看似毫无关联的部件、多元无序的工艺被整合串织,构建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复杂有机体,正是制造强国的发展哲学。
仅就口罩最重要的结构——布层来说,普通医用口罩一般都是三层无纺布制成。其中,具有病毒过滤作用的主要材料是极细密且带静电的内层过滤布——熔喷无纺布。其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通过高速热气流牵引材料,冷凝自动黏合而成。说起来简单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也是中国制造一直砥砺前行的结果。
在2003年抗击“非典”初期,医护人员戴的还主要是纱布和针织布口罩,这些口罩并非为病毒等小粒径微粒设计,很多医护人员就是在这样的防护条件下工作。“非典”后期,中国纺织工业经过不断探寻,最终以熔喷无纺布为主要材料制作新型滤材,开启了专门应对小粒径微粒的探索。17年后,当时仅少量用于应急医疗防护的高科技,慢慢的变成了人手一个的普通“蓝口罩”。经过一代又一代技术攻关,熔喷无纺布材料已为更广泛的防护口罩领域服务,如今即便是老百姓手中储备的口罩,也远胜于当年医务人员所拥有的专业装备,这不仅是中国工业体系规模外延的发展,更是技术内涵的进步。
2003年,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不久。当时的中国还是个农业大国,正开启主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了抗击“非典”需要,上海三枪占用了生产内衣的原材料和生产线,即便如此,每天也只能生产2万个口罩。而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三枪与上海电气合作建成10条口罩自动化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万只。广州兴世机械公司的超高速全自动化口罩机,生产速度可达到每分钟1000片,日产口罩预计能达到120万片以上,为目前世界最快生产速度。这正是中国工业积极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在全球化浪潮中摔打出来的能力和韧劲。
口罩是标准的模块化装配型产品。一个口罩成品生产企业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只要具备将这些零件组装起来的能力即可。炼化公司制作的聚丙烯,被加工成中间产品熔喷无纺布,与鼻梁金属条、挂耳绳、黏合剂等配件一起,在工厂最终制成口罩,是个一环紧扣一环的过程。这每一环,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中国一开始在小小的口罩上犯难,不是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问题,而是阶段性统筹衔接问题。在疫情防控条件下,如何盘活资源、打通链条,如何复工复产、扩大产能,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生产能力短时间就被动员起来,不仅反映着中国经济能以最佳的效率和方式组织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也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展现着我们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多次对强化医疗物资等供应保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调动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加快推进企业复工达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扩大产能或转产,帮助解决缺员工、缺设备、缺原材料和资金紧张等问题。
号令一出三军动,全国上下一盘棋。建立国家临时收储制度,明确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给予税收、金融支持;建立重点公司制作临时调度制度,派出驻企特派员全力扩大生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特事特办”,加快审批流程……
中央企业发挥先锋表率作用,体现大国重器担当。中国石油引进21条口罩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日产口罩可达150万只。坐拥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炼化基地的中国石化,旗下各家炼化企业临时改变排产计划,加大医用聚丙烯生产量,以保障医用物资生产原料的供应,为口罩等医疗物资提供原材料总量超过3万吨。中化集团等央企郑重承诺,生产原材料物资绝不涨价。
全民在行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都被调动。自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营业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上汽通用五菱在广西、柳州两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转产口罩;比亚迪在广东汕尾设立的全资公司变更营业范围,新增消毒液产品和口罩业务;富士康旗下工业富联在集团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多家企业火速转产防疫物资,合力保障疫情防控的另一条“生命线”。扛起中国口罩生产“半壁江山”的河南长垣,春节全面复产,给工人开出5倍工资,甚至生产一天亏损3到5万元,也主动领下军令状保证产量。
单纯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些。归根结底,中国口罩不怕不够用的底气和自信,来自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来自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优势。(本报记者 刘廷飞)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