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是不是满足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控生产工艺流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生牛乳是指直接从奶牛身体里挤出来原始的牛奶;鲜牛奶是指保持牛奶脱离牛体24小时之内的牛奶。
要求不同:生牛乳没做过任何加工,会存在不少细菌;鲜牛奶只需经过杀菌处理这一道工序,常用的方式是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处理后能直接饮用。
鲜牛奶为何会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的现象:因为原料奶含有耐热芽孢,巴氏杀菌、高温杀菌无法杀灭。
越来越多的乳企对牧场提出更严格要求,微生物限量值更低,这对牧场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想要控制生牛乳的菌落总数,除了保持奶牛健康状态和挤奶后的尽快降温,最关键就是消除挤奶过程中的外部污染,也就是消除二次污染。
生牛乳中的微生物大多数来源于奶牛体内以及挤奶、储存、运输等过程受到的外部污染(二次污染)。生牛奶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其中以细菌的数量最多。生牛奶中的细菌总数大都在几万到几百万之间,污染严重的可超过一千万。
鲜乳中的微生物,从挤乳、收乳到加工的环节中所用的工具及所处的环境操作人员等都会成为微生物的来源。归纳起来污染途径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有些病菌自管侵入,并在此繁殖滋生。使得牛乳在挤出之前就已被污染。还有些微生物从皮肤外伤部分侵人,有时也会随血液进人乳中。挤乳时随着乳的排出,乳中的微生物数量慢慢的变少,这是由于管内存在有大量的微生物,所以在挤乳时,要把第1~2把乳弃掉,以减少乳中的微生物数量。
从奶牛挤出的奶虽然并非是无菌的,但数量等级较低且仅限于极少数几种细菌,如小球菌、链球菌等。健康奶牛所产奶中细菌总数大约在每毫升几百个左右。如奶牛发生炎,则在奶中会检出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化脓杆菌等致病菌。
乳牛体表的皮肤、被毛,特别是腹部、、尾部等部位附着的微生物及粪屑、尘土等,更容易污染牛乳。挤乳时鲜乳受周围和牛体别的部位污染的机会很多。这些污染的菌中,多数属于带芽孢的杆菌和大肠菌等。在健康牛的奶中,大多数微生物来自于牛的体表皮肤和外环境,以及奶离开奶牛后细菌的快速增殖。
挤乳及收乳过程中,鲜乳经常暴露在空气中,会受到空气中浮游的尘埃的污染。在牛舍内,空气中含有很多细菌,其中以带芽孢的杆菌和球菌属居多,此外,霉菌的孢子也很多,因此,牛乳在空气中的污染机会也很多。
挤奶器、管道、奶桶奶罐等设备器具以及洗用的毛巾、热水桶等,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避免生乳(原料乳)二次污染。同时在收贮藏运输、工艺流程中所用的工具如不注意严格消毒,也会增加污染。
牛奶的细菌总数特别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卫生、挤奶机、牛奶贮存和运输设备的清洁程度和牛奶的冷藏温度。此外,还有水的污染,挤奶员患有传染病或由于其手、衣、物不洁也会造成污染。
对牛舍每天应清扫、冲洗3 ~4次;对乳牛每天刷拭清洁体躯,尤其是后躯和,应经常保持清洁干净。加强挤乳前后的清洁、消毒工作。挤乳前要清洗消毒。
挤乳设备是引起牛乳细菌总数增高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对挤乳桶挤乳机及过滤布等一切用具严格消毒,并按时更换。
利用传统消毒方式虽然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控制微生物的量,但较难实现理想的杀菌效果,尤其是应对乳企日益严格的微生物限量要求和生态要求
1) 广谱型杀菌,一种产品就能全面杀灭细菌、真菌等,包括嗜冷菌、耐热菌、霉菌、芽孢、阪崎肠杆菌等很多类型微生物。
3) 多用途,适用于挤奶器、管道、奶桶、奶罐、工器具、奶牛皮肤等各环节的消毒杀菌工作。
4) 食品级生态型,产品性状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作用完毕后分解为水和氧气。
8) 根据现场具体的微生物状况,提供科学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